回到主页

禀赋与热爱

不但是创业的起点,也决定了你能走多远

· WHY ME

对于创始人而言,了解你的天赋,不是为了向世界证明你有多优秀,而是为了向自己坦诚“你是谁”。因为这份坦诚,直接决定了三件关乎生死的核心大事:你的“续航能力”、你的“战略定力”,以及你的“组织根基”。

1. 做热爱之事,才有“续航能力”

创业者面临的最大敌人,不是竞争对手,而是“能量耗竭”。 burnout是创业的默认结局。

靠意志力驱动的忍耐,就像一块越用越小的电池,总有耗尽的一天。而创始人面临的最大敌人,恰恰是“能量耗竭”。真正的续航能力,来自一种完全不同的动力模式。

我们可以观察到两类创业者:

  • “成果驱动者”: 他们工作的燃料,是对未来某个“成果”的渴望——融资、上市、成功、被认可。对他们来说,日常的琐碎、反复的打磨、漫长的等待,都是为了达成那个目标而必须支付的“成本”。当成果迟迟不来,他们的能量就会迅速耗尽。
  • “过程享受者”: 他们的燃料,来自于“工作过程”本身。他们就是单纯地热爱做这件事。他们享受与用户交谈,痴迷于打磨产品的细节,在解决一个个小麻烦中获得巨大的心流和愉悦。对他们来说,过程本身,就是对自己的最大奖赏。

这两种模式,在创业这场九死一生的长跑中,高下立判。

一个“成果驱动者”,是在用自己有限的生命,去交换一个不确定的未来。而一个“过程享受者”,是在用自己的生命,去体验每一个真实的当下。前者依赖于外部的、稀缺的“奖赏”来获得动力;后者则拥有一个内部的、无限的“能量引擎”。

因此,创业者最重要的战略,就是选择一个让自己乐此不疲、不厌其烦、享受过程的事情,作为创业的起点。它决定了在这场残酷的马拉松里,你究竟能跑多远。

2. 选对特质组合,才有“战略定力”

我们总喜欢研究成功案例,模仿别人的“最佳实践”。但你会发现,别人的战术,你一用就失灵。

因为任何战略的有效性,都取决于执行它的人。我们对天赋的第二个新理解是,它不是一个惊艳的、单一的“超能力”,而是你“独特的特质组合”。

大多数人的天才,都不是手握一张“王炸”,而是懂得如何把自己手里“一张7,一张J,一张Q”的普通牌,打出独一无二的牌路。

了解你的天赋组合,是为了让你放弃模仿,开始创造。 它让你设计的每一个战略,都像是从你自己的身体里长出来的一样,真实、可信,且只有你能发挥其最大威力。这,才是最根本的差异化。

那么,如何发现你的“特质组合”呢?

下面这份“创始人特质灵感清单”,不是一份心理测试,而是一份帮你“命名”自身特质的词汇表。请从中选出3个(最多不超过5个)你认为最像自己的核心特质。

始人“特质组合”灵感清单

一类:思维模式 (你的大脑如何运转)

系统思考者: 习惯看见要素之间的连接,看见“森林”而非“树木”。

质洞察者: 总能像剥洋葱一样,追问“为什么”,直至问题的核心。

觉创造者: 能将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领域,连接在一起,创造出新东西。

觉化思考者: 习惯于用图像、框架、模型来思考。

美直觉者: 对美、秩序、和谐与品质,有天生的、高于常人的直觉。

二类:行动风格 (你做事的主要姿态)

敏捷启动者: 习惯于快速行动,在实践中学习和迭代。

致打磨师: 对细节有偏执的追求,享受从90分做到99分的过程。

源整合者: 总能“无中生有”,找到意想不到的资源来解决问题。

定执行者: 一旦认准方向,就能以极强的纪律性将计划执行到底。

化培育者: 享受从0到1培育一个新事物的过程,充满耐心。

三类:连接方式 (你与他人和世界的关系)

深度共情者: 能轻易地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绪与处境。

事叙述者: 擅长将事实、数据和情感,编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。

域营造者: 能创造一个让人们感到安全、信任、愿意敞开心扉的空间。

群粘合剂: 天生的“连接者”,享受将不同的人聚在一起。

译官: 擅长在不同的“语言体系”之间进行翻译和沟通。

最关键的一步:描述你的“化学反应”

出你的3-5个核心特质后,请尝试用一句话,来描述它们组合在一起时,所产生的独特“化学反应”。

这,就是你独一无二的战略画像。

例如

系统思考 + 深度共情 + 故事叙述 = “我的战略,就是洞察一个复杂社会问题的结构性成因,深刻理解身处其中的人的痛苦,并将这两者编织成一个强有力的故事,去唤醒和感召公众。”

极致打磨师 + 审美直觉 + 孵化培育者 = “我的战略,就是从0到1地、以极高的品质标准,去创造和培育一个美的、能滋养人心的产品或空间。”

看,当你清晰地描述出你的“化学反应”时,你那条独一无二的、不可被模仿的战略路径,也就随之浮现了。

3. 顺应“天然姿态”,构建了组织根基

创业圈充满了“创始人神话”。我们被各种故事教育,一个合格的创始人,似乎应该既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家,又是细致入微的产品经理,还得是舌灿莲花的销售冠军。

这种“全能超人”的期待,是压垮创始人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因为真相是:每个人都有自己最舒适、最高效的“天然姿态”。这与能力高低无关,而是你的“出厂设置”。强迫自己扮演一个不属于你的角色,不仅会让你筋疲力尽,更会让你基于错误的姿态,做出灾难性的战略决策。

因此,了解你的天然姿态,是你进行团队搭建和组织设计时,最重要的一块拼图。

个简单的自我诊断:你的“创业姿态”是什么?

请看下面几组对比,它们没有好坏之分。试着找到你更偏向的那一端:

创者 vs. 守护者 (Pioneer vs. Guardian)

  • 开创者 享受从0到1的混乱和创造,痴迷于新想法,但对从1到100的重复性优化感到厌倦。

护者 享受建立秩序和流程,擅长将一个已验证的模式,精细化、稳定化、规模化。

想家 vs. 实干家 (Thinker vs. Doer)

  • 思想家 的核心价值在于深度思考、构建战略框架和洞察未来趋势。他们需要大量独处的时间。

干家 的核心价值在于将战略转化为行动,建立团队,搞定资源,在市场一线冲锋陷阵。

交家 vs. 工程师 (Diplomat vs. Engineer)

  • 外交家 的能量来自于与人连接,他们擅长融资、BD、凝聚人心,是组织的“脸面”和“粘合剂”。

程师 的能量来自于创造和解决问题,他们痴迷于产品、技术和交付的细节,是组织的“心脏”和“引擎”。

刺型选手 vs. 耐力型选手 (Sprinter vs. Endurance Athlete)

  • 冲刺型选手 擅长在短期内,高度聚焦,爆发出巨大的能量,打赢一场关键战役。

力型选手 擅长在漫长的时间里,保持稳定的节奏和心力,进行需要长期耕耘的、复利效应强的布局。

为什么这个诊断至关重要?

为你的诊断结果,直接决定了你最重要的三个战略选择:

  • 寻找什么样的“另一半”:

如果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是“开创者”+“思想家”,你就必须在第一时间,去寻找那个“守护者”+“实干家”特质的合伙人。你们的组合,才是一个完整的组织。

  • 定义自己的“核心职责”:

如果你是一个“工程师”型的创始人,你就应该把80%的时间,毫无负罪感地投入在产品和研发上,然后找到一个“外交家”来负责那些让你耗能的对外事务,而不是强迫自己成为一个平庸的“社交达人”。

  • 设计什么样的“商业模式”:

如果你是一个“冲刺型选手”,你就不应该选择一个需要十年如一日、慢慢熬的行业。你应该选择一个可以项目制、战役制、能让你不断获得正反馈的商业模式。

写在最后:

别再试图把自己塞进一个“完美创始人”的模具里。

最聪明的创始人,不会去扭曲自己,而是会设计一个组织,来最大化自己“天然姿态”的优势,并对冲其劣势。你的公司,应该是放大你独特价值的“扬声器”,而不是修正你性格缺陷的“矫正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