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主页

痛感与手感

你的痛,就是你的光

· WHY ME

很多社会创业者在路演时,都习惯于从一个宏大的社会问题切入,引用一堆惊人的数据。这很专业,逻辑清晰,但常常……不够动人。

因为一个真正能穿越周期、凝聚人心的事业,它的起点,往往不是一个可以被数据定义的“社会问题”,而是一个只能被个人生命所诠释的“个人议题”。

“社会问题”是理性的、客观的、属于所有人的;而“个人议题”,是感性的、主观的、只属于你的。它根植于你独特的生命故事,是你曾亲历的伤痛、见证的不公、或是感受到的那份意难平。

在【双核七步法】中,我们把“个人与社会议题的连接”作为一切的起点。因为我们坚信,社会创业者与他所解决的问题之间的关系,决定了这家企业最终能走多远。

这份深刻的个人连接,会赋予社会创业者两样最稀缺、最宝贵的“超能力”:一种源于“痛感”的续航力,和一种源于“手感”的洞察力。

一重超能力:“痛感”——你永不枯竭的指南针

“痛感”,是你对一个问题最深刻、最无法磨灭的切身体会。你不是通过报告读懂了它,而是你的生命曾与它交织在一起。这份“痛感”,是一个创业者最重要的内在动力源泉。

创业是一场孤独的、穿越荒漠的旅程。在这条路上,外部的认可、资金的支持、市场的掌声,都可能是间歇性的,甚至是虚幻的。如果你的动力完全依赖于这些外部的“补给”,一旦补给断绝,你就会立刻迷失方向。

而你的“痛感”,就是你内置的、永不失灵的“指南针”。

  • 当你的事业遭遇质疑,是这份“痛感”在提醒你,你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问题真实存在,且必须被解决。
  • 当你的团队感到疲惫,是这份“痛感”让你能讲述出最真实的故事,重新点燃所有人的使命感。
  • 当你自己想要放弃,是这份“痛感”在午夜梦回时拷问你:如果连你都放弃了,那些和你曾经一样的人,又该怎么办?

这份源于生命体验的“痛感”,让你的事业不再是一份“工作”,而是一场你必须去完成的“使命”。它能提供的能量,远比任何商业回报都更强大、更持久。

么,如何感知你的“痛感”?

常常隐藏在理性的分析之下,需要被主动地“打捞”。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:

  • 心头一震”的时刻:

回想一下,你第一次被这个问题“刺痛”或“触动”的具体场景是什么?不是你第一次“知道”它,而是你第一次“感受到”它。当时你看到了什么?听到了什么?那个让你“心头一震”的瞬间,藏着你最原始的初心。

  • 不合理的愤怒”:

在这个问题所涉及的种种乱象中,哪一个具体的细节,最能激起你“不合理的、不成比例的”愤怒?——那种让你觉得“这简直不可理喻!”“这决不能被容忍!”的时刻。这份“义愤”,往往指向你最想捍卫的价值,是你动力的“高燃点”。

  • 不计报酬的关注”:

在你的日常生活中,你会不自觉地、不计报酬地把注意力投向哪里?你会习惯性地点开哪类新闻?你会忍不住地参与哪个话题的讨论?你“不计报酬的关注”,就是你内心深处“痛感”最诚实的表达。

第二重超能力:“手感”——你无可替代的放大镜

果说“痛感”解决了“为什么是你”的动力问题,那么“手感”则解决了“凭什么是你”的能力问题。“手感”,是一种源于长期、深度浸泡而产生的直觉性洞察。它超越了理性的分析,是你对问题肌理、人性微妙之处的一种近乎本能的把握。

这份“手感”,是一个创业者最核心的认知优势

在【双核七步法】的第二步“问题分析”中,我们强调要找到那个“非共识性洞察”。而“手感”,就是你获得这种洞察力的“放大镜”。

  • 你能看见“冰山下的情感”:数据报告只能告诉你“是什么”,但你的“手感”,能让你懂得“为什么”。你能理解用户那些说不出口的、微妙的、甚至自相矛盾的需求和恐惧。
  • 你能识别“伪装的症结”:对于问题的成因,局外人看到的是逻辑链条,而你凭“手感”就能判断,哪个是问题的真正症结,哪个只是被包装出来的表象。

这份基于“痛感”的“手感”,让你得以跳出千篇一律的解决方案,设计出真正有尊严、有温度、能触及灵魂的产品。它不是一种商业技巧,而是一种无法被模仿的、深刻的认知优势。

那么,如何感知你的“手感”?

“手感”是一种“隐性知识”,它无法被写在书本里,但可以通过一些练习,让它“浮现”出来:

  • “那当然不行”测试: 当你看到领域内其他人在尝试一些解决方案时,你是否常常在心里第一时间就涌起一个念头:“那当然不行,因为他们根本不懂……”——请立刻抓住这个“因为”后面的内容!那里,就藏着你基于“手感”的、别人所不具备的深刻洞察。
  • “数据之外的秘密”: 想象一下,所有关于你的用户的调研报告和数据都摆在桌上。现在,把它们都推开。凭你的直觉,你的用户有一个怎样的、无法被数据表达、甚至他们自己都不会承认的“秘密”?这个秘密,就是你的“手感”看见的东西。
  • “不假思索的决策”: 回顾你最近围绕项目做出的十个决策。哪些决策让你反复纠结、需要列出优劣势清单?又有哪些决策,你几乎是不假思索、凭第一反应就做出了选择?那些“不假思索”的决策背后,往往就是你的“手感”在替你投票。

所以,请你重新审视你的事业。

它仅仅是你选择的一个“赛道”,还是你生命故事的必然延伸?

请你勇敢地去看见你故事里的那些“痛”,因为那里,也恰恰隐藏着你最独特、最明亮的“光”。这份光,既能照亮你前行的路,也能温暖你想要服务的人。